愛愛戴套保平安 別讓性病找上你

  1. 檢舉
  2. 列印
  3. 收藏
  4. 推薦好友

里報.tw 記者:林家慶 / 臺北市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2-13 10:40:32

愛愛戴套保平安  別讓性病找上你_QRCODE碼
  西洋情人節向來為年輕人期盼歡愉浪漫的節日,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主任王建淳表示,近期門診有位17歲少女因為陰部有分泌物且搔癢疼痛,於診所診斷陰道滴蟲感染,後續手臂、雙腿出現紅疹,外陰部長出贅生物,拖延數個月後,由母親陪同就醫,檢驗後確認感染淋病、梅毒與菜花。王建淳提醒歡度佳節時,務必落實全程戴套之安全性行為,降低感染性病的風險。
 
  近年來年輕族群及女性個案性病增加快速,可能因為交友軟體或網路通訊便捷,性觀念較開放對於親密關係好奇,以致性行為年齡層下降。缺少性病防範的相關知識,社會氛圍仍對於性病之友善或歧視,使得有風險行為的民眾羞於接受篩檢,直到身體不舒服就醫後,才驚覺染病。王建淳提醒,如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可直接就醫或是透過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提供之愛滋自我篩檢、匿名篩檢服務,或撥打臺北巿性病及愛滋諮詢專線02-2370-3738諮詢。
 
  王建淳強調,不論性別、年齡、性傾向,只要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就有可能感染淋病、梅毒、菜花、愛滋病毒及M痘等傳染病。淋病、梅毒與陰道滴蟲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癒,但無法終身免疫,可能重複感染;菜花可以塗抹藥物、冷凍治療或是手術處理;而感染愛滋病毒目前雖然仍無法治癒,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持續穩定服用抗愛滋病毒藥物,可以良好控制如同一般慢性疾病;至於M痘可以接種疫苗來預防,高風險群族例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或是曾罹患性病者,建議接種2劑M痘疫苗,保護力可高達9成。性行為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搭配水性潤滑液達到預防效果,杜絕疾病發生。
 
  王建淳呼籲有性行為者,建議至少進行1次愛滋病毒篩檢;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建議每年至少篩檢1次。若有感染風險行為,如與人共用針具、多重性伴侶、合併使用成癮性藥物、感染性病等,建議每3至6個月篩檢1次,定期接受篩檢及落實自我健康管理,保護自己也保護伴侶。
 
  他指出,愛滋病毒是透過血液或體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等)接觸黏膜或皮膚傷口而傳染,主要傳染途徑為不安全性行為、血液與母子垂直傳染。截至113年12月底,本國累計通報本國籍愛滋病毒感染人數為45,261人,臺北巿累計通報感染人數為6,502人,臺北巿113年新增通報數為107人,112年同期新增通報數109人,較去年同期下降1.84%,已連續七年持續下降。感染危險因子以不安全性行為為主(占96.54%)。依感染者年齡層分析,25歲至34歲最高(占44.1%);其次是35歲至44歲(占23.17%),第三名為19歲至24歲(占18.35%)。
昆明防治中心於捷運中山站及忠孝新生站等2站,刊登「預防愛滋病 不分你我」月台燈箱宣導廣告,強調不論性別、年齡、性傾向,只要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共用針具,都有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
 
提供預防愛滋的方法3招:
 
第1招安全性行為,性行為時應主動要求對方或自己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搭配水性潤滑液,避免感染愛滋病毒。
 
第2招愛滋病毒篩檢,有性行為者建議定期接受愛滋病毒篩檢,愛護自己、保護對方。
 
第3招愛滋預防性投藥,若不慎發生風險行為,可以於72小時內至愛滋指定醫院,取得暴露愛滋病毒後預防性投藥(Post-Exposure Prophylaxis,簡稱PEP),民眾亦可在發生感染風險前,至愛滋指定醫院門診取得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Pre-exposure prophylaxis,簡稱PrEP),藉由服用藥物來有效預防愛滋病毒的感染。
 
  若有性病及愛滋病相關疑問,或預約愛滋匿名篩檢,歡迎撥打臺北巿性病及愛滋諮詢專線02-2370-3738諮詢,亦可運用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官網查詢愛滋相關資訊,網址及QR-code連結如下:https://ppt.cc/f74Yhx。
工作燒腦、生活當機? 來【衛武營小時光】充電補元氣 最紓壓
里報.tw / 高雄市 - 2025-04-28 22:59:43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招牌系列【衛武營小時光】,2025下半年精心規劃6檔紓壓小品,醉人音樂、搞笑漫才、創新戲曲等類型多元有趣,週三晚上來衛武營讓腦袋休眠,... 詳全文 »

道路交通安全講習新制上路~~麻豆監理站首家委外機構開班上課了
里報.tw / 臺南市 - 2025-04-30 09:04:22

  臺南善化區的「中國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學會南科職業訓練中心」於114年4月28日開設汽機車一般違規講習班,成為麻豆監理站轄區首家提供道路交通安全課程的機構,滿足... 詳全文 »

台灣高鐵2025端午疏運加開127班次列車 4/30(三)
里報.tw / 高雄市 - 2025-04-28 23:05:52

  端午佳節即將到來,台灣高鐵為服務旅客返鄉及出遊需求,自5/28(三)至6/2(一)規劃端午節假期疏運,期間加開127班次列車(南下58班、北上69班),總計... 詳全文 »

「藥事新服務 貼心藥照顧」 屏東縣高齡友善藥局正式啟動 用
里報.tw / 屏東縣 - 2025-04-27 17:17:29

  屏東縣老年人口已突破21%,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為打造安全、專業且溫暖的用藥環境,屏東縣政府衛生局24日舉辦「屏東縣高齡友善藥局啟動記者會」,邀集縣內藥師與... 詳全文 »

新鮮人看過來!屏縣府攜手企業推「屏青實習超有薪」 青年實習
里報.tw / 屏東縣 - 2025-04-27 17:26:14

  為協助在學青年順利銜接職場,屏東縣政府首次推出「屏青實習超有薪」青年實習計畫,針對高中職、大專在校與應屆畢業生發給實習津貼最高1萬元,若實習留任轉正職最高可... 詳全文 »

《職男人生6-不想上班》6月22日屏東演藝廳爆笑登場
里報.tw / 屏東縣 - 2025-04-30 09:05:20

  全台最無厘頭的爆笑喜劇系列《職男人生》強勢回歸!第六彈《不想上班》專為每天早上都想辭職的你而寫,從上班前的床上掙扎,到會議中的靈魂放空,全面呈現現代人對工作... 詳全文 »

燕巢教會首與早療單位攜手 守護兒童發展
里報.tw / 高雄市 - 2025-04-28 23:09:04

  慶祝四月兒童節,燕巢基督長老教會4月27日下午舉辦「童享好十光」親子市集,透過多元體驗攤位結合信仰與在地資源,吸引眾多家庭熱情參與。特別的是,本次市集首度邀... 詳全文 »

屏東縣海洋治理「五連霸」! 再度奪下海洋環境管理特優殊榮
里報.tw / 屏東縣 - 2025-04-27 17:13:37

  屏東縣政府再度交出亮眼成績,榮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海洋環境管理考核」113年度特優,並已連續五年獲得此項殊榮,展現深耕藍色國土的卓越成果與永續決心,縣府... 詳全文 »

屏東市橋南社區、清溪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揭牌  再添相聚好所在
里報.tw / 屏東縣 - 2025-04-27 17:23:43

  屏東縣持續耕耘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布建,以「一村里一據點」為目標繼續打造「希望城市」,截至114年3月底,全縣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數量達415處,其中屏東市橋南社... 詳全文 »

攜手原鄉 重現傳統古道遺址文化
里報.tw / 屏東縣 - 2025-04-27 17:16:04

  原住民族委員會舉辦114年度「原住民族土地古道、文化遺址及環境永續調查維護計畫」年度教育訓練暨113年度計畫評鑑頒獎典禮,屏東縣政府、牡丹鄉、三地門鄉、來義... 詳全文 »

營養也能很米其林!屏東縣銀閃閃廚藝競賽登場 31個社區據點
里報.tw / 屏東縣 - 2025-04-27 17:11:15

  屏東縣政府為提升社區關懷據點餐飲服務品質,22日以「據點米其林食在好營養」為活動主題,於縣府大禮堂舉辦「114年度銀閃閃廚藝競賽」,首次以法式風格裝飾,現場... 詳全文 »

屏縣府輔導創業團隊募資 原鄉可可業者響應SDGs推食農教育
里報.tw / 屏東縣 - 2025-04-29 09:58:18

  來自屏東賽嘉部落的達魯法樂可可工坊,透過草生栽培方法種植可可樹,做到不用農藥、不施化肥後,獲得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募資輔導計畫協助,不但順利募資,還投... 詳全文 »

先投保再騎乘! 屏東YouBike 2.0E強制投保租借新
里報.tw / 屏東縣 - 2025-04-27 17:07:39

  屏東公共自行車YouBike自112年2月啟用至今,目前累積站點數達140站,今年將加碼投入965輛自行車(含665輛電動輔助自行車)持續增加站點及擴增服務... 詳全文 »

長者量六力,關心長輩健康更便利!
里報.tw / 屏東縣 - 2025-04-27 17:02:05

  屏東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預防及延緩失能為重要的關鍵,長者六力評測為六大生活功能維持的情形,即為「認知力、行動力、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情緒)」,本縣113... 詳全文 »

Love mom!統一企業集團「空運進口康乃馨」,向天下母親
里報.tw / 高雄市 - 2025-04-30 09:01:37

  母親節Lovemom!統一企業集團邀請大家對媽媽大聲說愛!讓媽媽的笑容,像花一樣美麗綻放,將每一份心意,以最美好盛開的形式傳遞給摯愛的母親,向天下母親致敬。... 詳全文 »

老屋隱危機,孤老無力自理
里報.tw / 臺北市 - 2025-04-28 23:04:11

  隨著臺灣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今年將突破480萬,其中逾100萬名長者仍居住在屋齡逾30年的老舊建築中,缺乏無障礙設施,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者而言,進出都成了難... 詳全文 »

(0則評論)新聞評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