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訊】新竹縣政府消防局於20日晚上7時許在新豐鄉鳳蓮宮舉辦消防救災車捐贈啟用典禮,由消防局局長陳中振親自到場致謝,捐贈者明新吊車工程企業公司董事長孫金清先生親自出席,現場亦有議員、鄉長、多位地方耆老到場觀禮。
捐贈者孫金清先生已達古稀之年,身體仍非常硬朗,其家族在新豐鄉山崎地區已定居六代之久,對於新豐鄉有著濃厚情感,除自身事業發展有成之外,對於公益事務之投入亦不落人後,曾擔任新竹縣第14屆議員,經常為民喉舌,亦獲有孫大砲之封號,現今依舊持續默默行善助人。
消防局長陳中振表示,新豐鄉轄區幅員遼闊,誠心感謝孫金清先生之善行義舉,提升山崎分隊的救災量能。消防局必秉持赤誠之心,善用民間捐助的各項資源,精益求精,持續且積極強化救災能力,以守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捐贈者孫金清先生所經營的起重工程公司,為消防局民間重機械救災及協力廠商,並於112年4月新豐鄉轄內槽車翻覆災害案件中,有賴團隊的專業技術協助,讓災害順利完成處理作業,未再造成擴大之情事,於民力合作下,共同守護竹縣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消防局表示,本次捐贈的救災車為TOYOTA HILUX 2755CC 四輪傳動皮卡5人座柴油救災車,車輛性能除馬力強大外,車尾具載物能力極大的貨斗,方便分隊載運破壞器材、救溺器材等各式救災器材,除此之外亦具有經監理單位合法申請領取牌照之曳引功能,可拖曳船架,對於執行新豐鄉山崎地區的救溺案件能有效提高救災效率,絕對可強化山崎分隊的救災、防溺等救災能力。
該車加入後將作為支援本縣車輛救助搶救、水域救溺、載運人力物資、後勤補充及災情勘查的重要交通工具,更安全即時的到達災害現場,大幅提高災害現場救援效能,對於災害現場救援如虎添翼。
【新竹訊】新竹縣長楊文科上任後積極推動五支箭政策,臺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為其中重大計畫,楊文科曾多次為台知園區向中央請命,盼能推動產業發展。楊文科日前於主管會... 詳全文 »
【高雄訊】想在暑假累積職場實戰經驗,近距離了解公部門運作?高雄市政府114年度「大專青年學生公部門暑期工讀計畫」今(18)日正式開跑!高雄市政府青年局長林楷... 詳全文 »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為培訓安全檢查菁英人才,強化檢查小組成員法令素養、廉潔自律精神及了解危險物品安全管理等相關法規實務運作機制,21日於局本部10樓... 詳全文 »
【嘉義訊】台北市嘉義縣同鄉會邱和宗事長今(21)日率領旅外鄉親返嘉,特別前往拜會嘉義市政府,黃敏惠市長及相關局處首長熱情迎接。黃敏惠市長特別向嘉義縣同鄉會鄉... 詳全文 »
【新竹訊】新竹縣峨眉湖、五峰張學良文化園區、尖石青蛙石步道及司馬庫斯四大景點,成功入選交通部觀光署推動的「台灣觀光100亮點」活動。為了進一步推廣亮點觀光,... 詳全文 »
【高雄訊】苓雅運動園區KaohsiungHighlinePark蛻變而生,兼具永續、綠能、環保、共融,為響應2025地球日「OurPowerOurPlane... 詳全文 »
【高雄訊】高雄市長陳其邁20日出席「LoveTeamTaiwan•2025余登發、余陳月瑛紀念音樂會」,與多位立委、在地議員一同緬懷台灣民主的推手... 詳全文 »
為營造客語家庭,形塑友善客語沉浸環境,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於屏東縣客家文化中心辦理客語親子活動包含客話講故事及客語家庭培力課程,因深受親子歡迎,由去年120... 詳全文 »
【高雄訊】高雄市政府經發局大力推動「高雄市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凡設籍高雄符合中小企業認定的公司、商號及工廠等,皆可提出個別或聯合申... 詳全文 »
【臺東訊】「挺地球、愛臺東」為響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臺東縣政府於今(19)日上午8時在臺東市海濱公園(大同路底)舉辦「世界地球日-淨街與淨灘活動」,活動... 詳全文 »
【臺東訊】最受居民與遊客喜愛臺東慢食節《採集餐桌:潮間流域篇》,於今(19)日到成功海濱公園登場,豐富的料理與活動,讓遊客體驗東海岸之美。透過慢食廚人巧手、... 詳全文 »
【高雄訊】為響應地方年度盛事「籃籗會」,高雄市岡山戶政事務所於114年4月19日限時開張「帶來幸福的戶政柑仔店」主題攤位,現場結合戶政宣導與童趣遊戲,民眾答... 詳全文 »
對五~七年級生來說,經典紅白機、超級任天堂等都是兒時的回憶殺,即日起至5月18日於屏菸1936文化基地10號倉庫展出「超能盒電站」特展,免票入場,讓大朋友重... 詳全文 »
【高雄訊】苓雅運動園區KaohsiungHighlinePark蛻變而生,兼具永續、綠能、環保、共融,為響應2025地球日「OurPowerOurPlane... 詳全文 »
【高雄訊】歡慶農民節!高雄市農會舉辦農民節表彰大會,市長陳其邁今(18)日表揚優秀農民朋友,感謝農友長年的辛勞與貢獻,並肯定農民精進技術、創造高雄優質農產,... 詳全文 »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攝護腺癌(前列腺癌)在台灣一年新增將近8,000位罹癌者,奪走超過1,800位國人的性命,位居國人男性癌症死因的第四名。 ...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