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訊】為提升消費者購買臺南文旦禮盒便利性,臺南市政府與全臺超過1,100家全聯福利中心及大潤發攜手合作,今(20)日於永華市政中心舉辦「文旦獻禮.南得極品」上架宣傳記者會,市長黃偉哲表示,未來消費者能就近在日常生活圈購買臺南文旦,不需親自舟車勞頓跑到原產地區,歡迎把握時機品嚐最優質、價格最公道的臺南文旦。
黃偉哲表示,臺南因氣候與土質緣故,特別適合文旦生長,不僅口感細緻具獨特風味,還富含相當高的營養價值,廣受消費者熱愛。感謝農業部農糧署給予經費支持,共同促成此次推廣行銷機會,目前臺南文旦已上架全聯及大潤發等各大賣場,歡迎還沒準備中秋禮品、還沒吃到臺南文旦的民眾,趕緊就近到住家附近的全聯與大潤發進行選購,享受當季最美味的文旦。
農業局指出,市府將持續透過多元行銷活動及加工收購等產銷措施,全力行銷臺南文旦,目前民眾可藉由實體通路如全聯、大潤發、全家等選購,如想向供貨單位直接購買亦可參考相關文旦訂購資訊:https://reurl.cc/qL7qGn,或參考官網「南得極品中秋好禮」型錄,透過好南入手電商區進行線上採買。
全聯及大潤發表示,臺南文旦享譽國際,具有果肉肥美、飽滿多汁與香甜馥郁的特色,深受各界大眾喜愛,未來將致力提供民眾最優質的水果,並搭配中秋節檔期提供民眾更豐富多元化的選擇與相關優惠,歡迎民眾於各大通路就近購買最對味的臺南文旦,作為中秋送禮時的最佳選擇。
今日活動參與貴賓有市議員周嘉韋、農業部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臺南市政府農業局長李建裕、全聯福利中心南高處副處長梁又霽與大潤發佳里店總經理童有賢等人,現場也提供多樣農特產品供洽公民眾選購。
【高雄訊】高雄市前鎮戶政事務所攜手高雄市東協經貿文化交流協會、高雄市新移民社會發展協會主辦的「漂亮媽咪,LoveYou」母親節活動,今(4)日下午於高雄市新... 詳全文 »
2025首波物調券活動邁入第二日,兌換現場氣氛持續熱絡,適逢週末,許多場域不僅在發放時間開始前,人潮明顯較第一天多了幾倍,有年輕族群揪團、民眾攜家帶眷,更見... 詳全文 »
台中市體育總會羽球委員會與中華民國青少年羽球推廣協會共同主辦的「114年台中太陽盃全國羽球錦標賽」,5月1日至7日於朝馬國民運動中心熱烈展開,吸引來自全國超... 詳全文 »
2025物調券活動2日起,下午由台中4處黃昏市場、傍晚由13處夜市接力登場,現場均吸引大量民眾湧入,不少民眾接孩子後順便來搶好康,晚餐宵夜不用愁!經發局長張... 詳全文 »
【臺南訊】「2025漁光島生活節」於5月3日至5月11日盛大登場,以「光岸音樂祭」、「鯤森市集」與「島民市集」為主軸,邀集美秀集團、脆樂團、溫蒂漫步、吳汶芳... 詳全文 »
【高雄訊】高雄市政府青年局攜手在地青年插畫家季榆汝(SophiaJi),推出全新設計的感謝狀、獎狀與證書三款書狀,細膩古典的視覺語彙融入象徵寓意,傳遞祝福與... 詳全文 »
為推動我國航運產業發展及培育優秀海事人才,交通部航港局自111年起攜手社會團體、航商及海事校院,共同合作推出「海員新星培育計畫」,廣受各界關注及肯定,不僅替... 詳全文 »
為促進不同族群文化理解,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歷時二年委託拍攝完成紀錄片《落泥時》,於今(3)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映後座談會,邀請參與民眾齊聚一堂,... 詳全文 »
【嘉義訊】今(5)日農曆四月初八是佛誕節,更是傳統的浴佛節,在這特別的日子,黃敏惠市長一早前往佛光山圓福寺為佛陀祝壽,虔誠祈願佛光普照,庇佑市民闔家平安、社... 詳全文 »
「當人們大量透過手機看影片,正在失去對美學的訓練。」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邀請國際知名導演蔡明亮分享「行者十步:蔡明亮」大學之道講座,闡述其跨越12年、行... 詳全文 »
「2025屏東南國生活節」連續四個周末在恆春古城北門旁草地舉辦,4日圓滿落幕,運用人潮數據統計後共計突破12萬人流入場,屏東縣政府表示,為慶祝恆春建城150... 詳全文 »
【高雄訊】為協助新住民朋友深入了解鼓山在地文化,提升生活參與感,高雄市鼓山戶政事務所、鼓山區公所攜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牧愛生命協會於4日舉辦「114年新住民在... 詳全文 »
【臺南訊】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到來,台南市政府為感謝所有為家庭、社會付出心力的母親,今(4)日在永華市政中心辦理「114年度母愛光輝馨光閃閃母親節感恩表揚活... 詳全文 »
高市勞工局於3日在三民家商,舉辦今年五一系列—「樂業高雄、幸福融融」大型聯合徵才活動,包括友達光電、高雄捷運、瑞儀光電、築間、高雄日航酒店、老新... 詳全文 »
在國立宜蘭大學邁向百年大學的歷史性時刻,今年以「宜大躍百年,蛻變展風華」為主軸,期許能持續創新精進,邁向卓越未來,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特藉此盛事攜手宜蘭縣... 詳全文 »
為促進多元共融與社會理解,屏東縣政府身障福利中心於母親節前夕舉辦「看見–心靈的風景.光與影的交織」2025藝術創作跨域聯展及「《共感的距離》:趁...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