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潮野餐活動!「台中市民野餐日」四地連線登場 盧市長示範最in野餐

  1. 檢舉
  2. 列印
  3. 收藏
  4. 推薦好友

里報.tw 記者:林家慶 / 臺中市 報導 發佈時間:2023-11-28 11:36:08

全台最潮野餐活動!「台中市民野餐日」四地連線登場 盧市長示範最in野餐_QRCODE碼
  你今天chill野餐了嗎?「2023台中市民野餐日」26日於中央公園、葫蘆墩公園、鰲峰山公園、坪林森林公園4地同時盛大登場,截至傍晚5時已突破13萬人次踴躍揪團朝聖,參與人潮更勝去年!市長盧秀燕現身示範野餐,將籃中滿滿的零食分送給小朋友,鼓勵市民不只在特定日子,一年365天都可走出戶外,帶著小朋友、毛小孩一起至台中各地美樂地公園享受悠閒時刻,「這就是我們要的市民生活。」
 
  「2023台中市民野餐日」今年別出心裁,推出山海屯城四地連線,廣邀民眾與「親愛的人」共度美好野餐時光。盧市長帶著裝滿餅乾零食的野餐籃,至中央公園開心野餐,與民眾、藝人阿布、網紅小貝、市府各局處首長等人坐在野餐墊上感受悠閒氛圍;隨後她也分別前往鰲峰山公園、葫蘆墩公園、坪林森林公園與民同樂,並隨興地與野餐民眾聊天、話家常、分享彼此攜帶的豐盛食物,現場有人帶烤鴨、壽司、水果,還有人特別將野餐食物精緻擺盤,十分豐盛,現場氣氛輕鬆快樂,一起度過超chill的野餐時光。
 
  盧市長至鰲峰山公園時,也隨機訪問一位民眾為何選擇到鰲峰山公園野餐,民眾表示,去年、今年都有參加野餐日活動,今年因鰲峰山離家近,就選擇到此野餐。盧市長說,市府就是希望民眾能就近野餐,讓大家開心坐在草地,帶著小朋友、毛小孩一起在公園遊玩,因為這就是大家要的市民生活。
 
  盧市長表示,台中推動的美樂地計畫已新建、改善了超過200座公園,去年市府在中央公園舉辦首屆野餐日造成轟動,吸引破萬人前往野餐,市府並在各界敲碗下,今年繼續舉辦第二屆野餐日,更擴大至山、海、屯、城舉辦。今天秋高氣爽,加上市府整治空污有成,往年冬天是空污季,但今天天氣很好,歡迎市民來公園享受美好時光,但也提醒垃圾不落地,離開公園時要將垃圾帶走,發揮市民良好素質。
 
  市府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今年活動串連山、海、屯、城四座美樂地公園,除可感受美麗公園綠地外,也讓市民朋友體會台中區域特色。野餐日是市府的年度活動,原訂於5月舉辦,受到天氣影響延至歲末,依舊不減市民參與熱情。延續去年活動熱潮,今年擴大舉行,也希望明年台中市民野餐日可以遍地開花,擴大於每區都有野餐區,讓所有民眾都能共襄盛舉,讓野餐日成為台中的城市品牌外,也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陳局長進一步指出,中央公園占地面積約67公頃,擁有大片草皮、老樹、滯洪池水岸及12感官互動設施等豐富景觀,此次中央公園野餐日活動結合地景特色,將主舞台規劃於「老樹讀書區」,並安排開場表演、4地連線開場儀式及野餐日主題曲演唱。活動現場每區均提供輕音樂饗宴、故事媽媽「繪本說故事」、行動圖書車主題書展、親子互動遊戲區,也規劃寵物健診區等,讓民眾與親愛的家人、朋友、毛小孩盡情徜徉休閒假日時光。
 
  此次並邀請偏鄉學童及特教學員同樂,台中市的城市吉祥物石虎家族及建設局吉祥物燙平小英雄也現身與民眾同遊,並準備燙平小英雄「平平」、美樂地娃娃「樂樂」玩偶發放給現場孩童,現場氣氛歡樂。
 
  建設局表示,感謝民眾熱烈參與並響應低碳環保訴求,會場也有民眾攜帶去年的紀念野餐墊參與,落實重複利用不浪費,也邀請市民朋友平時可就近利用都會綠地空間,攜伴出遊輕鬆野餐,享受樂活時刻。
 
  今日野餐日活動,盧市長、副市長王育敏、秘書長黃崇典、副秘書長林育鴻、建設局長陳大田、環保局長陳宏益、觀旅局長陳美秀、農業局長張敬昌等各局處首長、立法委員楊瓊瓔、江啟臣、市議員陳成添、朱暖英、張玉嬿、黃佳恬、陳清龍等人,分別出席四地野餐日活動一起同樂。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長王秋冬也率專委等人前來見習,為台北明年舉辦春天野餐日作為參考。
證書也可以很藝術!青年局×插畫家聯名打造榮耀新美學
里報.tw / 高雄市 - 2025-05-05 15:41:33

  【高雄訊】高雄市政府青年局攜手在地青年插畫家季榆汝(SophiaJi),推出全新設計的感謝狀、獎狀與證書三款書狀,細膩古典的視覺語彙融入象徵寓意,傳遞祝福與... 詳全文 »

「海員新星培育計畫」5 月1 日揚帆再起! 建華海運首度加入
里報.tw / 臺北市 - 2025-05-05 17:47:52

  為推動我國航運產業發展及培育優秀海事人才,交通部航港局自111年起攜手社會團體、航商及海事校院,共同合作推出「海員新星培育計畫」,廣受各界關注及肯定,不僅替... 詳全文 »

「就愛好屏好物」 2025屏東物產展高雄大樂登場 25家在
里報.tw / 高雄市 - 2025-05-04 17:23:11

   「2025屏東物產展—就愛好屏好物」,3日在高雄大樂購物中心熱鬧開展,25家來自屏東縣境優質業者參展,涵蓋農漁畜牧產品、伴手禮、美妝... 詳全文 »

金屬中心攜手業界打造氫能產業鏈 共築永續新未來
里報.tw / 高雄市 - 2025-05-05 17:43:42

  隨著全球對永續能源的重視日益提升,許多國家皆投入氫能應用技術。為因應我國淨零轉型政策與推動氫能應用落地,在經濟部技術司指導下,金屬中心也持續透過科技專案,研... 詳全文 »

打開異國之門 WOW!屏東新住民市集
里報.tw / 屏東縣 - 2025-05-05 15:58:05

  邁入第9年的「WOW屏東新住民創意市集」,今年重新打造市集品牌形象,以「WOW:WeOneWorld」(世界一家)為主軸,邀請來自越南、印尼、泰國、法國等多... 詳全文 »

AI賦能產前診斷 北市聯醫:讓每個新生命都有更好的開始
里報.tw / 臺北市 - 2025-05-04 17:32:35

  面對精準醫療技術快速進展,台灣精準醫學學會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共同合作,5/3日假中興院區第一會議室舉辦「精準醫療產兒科醫護人員最前線」研討會,臺北市立聯合醫... 詳全文 »

獲邀至中山大學演講 蔡明亮:手機觀影,失去對美的訓練
里報.tw / 高雄市 - 2025-05-05 17:30:01

  「當人們大量透過手機看影片,正在失去對美學的訓練。」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邀請國際知名導演蔡明亮分享「行者十步:蔡明亮」大學之道講座,闡述其跨越12年、行... 詳全文 »

5年投資8億元 中山大學半導體學院聯合實驗室啟用
里報.tw / 高雄市 - 2025-05-05 17:28:18

  國立中山大學半導體學院規劃5年內籌資8億元,打造大南方半導體聯合實驗室,2日揭牌啟用。這個同時具備半導體製造、封測、電子零組件、材料及分析等特色的教學研究人... 詳全文 »

亞洲最大管風琴 前進菊島澎湖 衛武營VR計畫 奏出藝文平權
里報.tw / 高雄市 - 2025-05-08 16:56:03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自2024年推出「管風琴VR解密計畫」,將有著全亞洲最大管風琴美譽的衛武營管風琴,透過360度空間掃描技術,將管風琴特色移植進頭戴式V... 詳全文 »

跨越界限・綻放創意- 屏東縣身障藝術創作展暨電影座談會感動
里報.tw / 屏東縣 - 2025-05-05 15:59:56

  為促進多元共融與社會理解,屏東縣政府身障福利中心於母親節前夕舉辦「看見–心靈的風景.光與影的交織」2025藝術創作跨域聯展及「《共感的距離》:趁... 詳全文 »

TPBL夢想家5/3、5/4重返台中主場熱血出戰 運動局長:
里報.tw / 臺中市 - 2025-05-04 17:36:46

  TPBL職籃聯盟例行賽進入最後階段,台中地主隊「福爾摩沙夢想家」上週結束連續五場客場,本週(3、4日)回到台中洲際迷你蛋,分別迎戰新竹御嵿攻城獅與高雄全家海... 詳全文 »

近1800人同場競技 第二屆台中太陽盃全國羽球錦標賽台中盛大
里報.tw / 臺中市 - 2025-05-04 17:29:01

  台中市體育總會羽球委員會與中華民國青少年羽球推廣協會共同主辦的「114年台中太陽盃全國羽球錦標賽」,5月1日至7日於朝馬國民運動中心熱烈展開,吸引來自全國超... 詳全文 »

前鎮戶政新住民「漂亮媽咪,Love You」 母親節活動感動
里報.tw / 高雄市 - 2025-05-04 17:21:37

  【高雄訊】高雄市前鎮戶政事務所攜手高雄市東協經貿文化交流協會、高雄市新移民社會發展協會主辦的「漂亮媽咪,LoveYou」母親節活動,今(4)日下午於高雄市新... 詳全文 »

客發中心出品紀錄片「落泥時」南北園區映後座談
里報.tw / 屏東縣 - 2025-05-05 17:35:02

  為促進不同族群文化理解,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歷時二年委託拍攝完成紀錄片《落泥時》,於今(3)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映後座談會,邀請參與民眾齊聚一堂,... 詳全文 »

高鐵左營站歡慶母親節 學子歌舞送祝福
里報.tw / 高雄市 - 2025-05-05 17:16:05

  為慶祝即將來臨的母親節,高雄市文府國中逾40位師生,今(5)日下午特別來到高鐵左營站,透過他們平時用心練習的合唱暨舞蹈演出,希望向全天下的媽媽說一聲「母親節... 詳全文 »

原民會攜手考試院 勉勵原住民族新進公務人員承擔政策推動重任
里報.tw / 臺北市 - 2025-05-05 15:55:38

  為培育更多從事原住民族事務、具備專業素養的優秀原住民族公務人員,原住民族委員會於今日(5月5日)舉辦「113年原住民族考試錄取人員原住民族政策集中實務訓練班... 詳全文 »

(0則評論)新聞評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