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旭海地區交通機能 屏縣府輔導牡丹灣部落全人文教協會營運幸福巴士
- 青年發聲、課堂行動臺南實踐公民教育新模式-第三屆青年倡議論壇展成果
- 「淨零互動裝置創作競賽」結果揭曉都發局:旗糖農創園區將展出決賽互動裝置
- 全中運期間臺南觀光超優惠!旅宿、美食、景點聯合加碼,歡迎選手與觀眾同遊
- 響應世界地球日!臺東縣政府19日號召全民淨街淨灘一起挺地球、愛臺東、守護海灘
- 南市與中央合作打擊私菸私酒維護市場秩序及消費者安全
特色介紹
朴子配天宮,是台灣著名的媽祖廟之一,座落於朴子開元路與光復路交叉口,是早年朴子最早發展的源頭,也被稱為全台唯一由媽祖建立的小鎮,歷史可回溯明清時間,留有明清時期歷任皇帝所留古董資產,朴子媽在台灣媽祖信仰中,相當重要,其中全台獨有求花生子的牡丹花,想生男孩求白花,想生女孩求紅花,聽說非常靈驗。
相傳配天宮創建於康熙26年,據說有位東石半月庄人士,林馬,篤信媽祖,每年均遠赴外地的媽祖廟參拜,由於旅程十分艱辛,因此這年他決心自湄州迎回媽祖神像在自家中祭拜。迎回神像的回程,林馬經過朴子溪南岸朴樹下的茶棚,便歇腳休息,而附近居民得知此事,商請停留幾天,讓民眾可以參拜媽祖,可是數日後,當林馬欲啟程返家,神像卻變得沉重無法移動,擲筊問卜之下,神明表示永遠鎮守在此,於是民眾隨即搭建小廟祭祀;剛好廟旁有棵樸樹,所以作為廟名,稱作「樸樹宮」。之後聚落以本宮為中心向外發展,故朴子舊稱「樸仔腳」,即是得名於此。
「樸樹宮」後來更名為「配天宮」,原因年代眾說紛紜,根據較可信的說法是:同治4年(1865)重修工程落成時,廟方董事將廟名取意「配享千秋馨香、功參天地造化」而更名。 配天宮由於香火鼎盛,歷年來修建不斷,最早是在康熙54年擴建中殿和拜殿,乾隆、嘉慶乃至於同治年間,約每隔半世紀即進行修建。乃至於日治時期(1915) 的第四次修建,據信是由漳州名師陳應彬主持,採用「對場作」的方式,並首開日本官方之補助台灣廟宇修建之例。二戰後較大的變動有:民國36年重修後殿、新建了鐘鼓樓;民國64~66年興建香客大樓;民國70年改建東西廂房。
其他景點
LaLu島(拉魯島)
2012-03-20 18509
位於日月潭中央,原為邵族祖靈聖地,因震災後造成此島嚴重受損,而今縣政府正努力開發重建。資料來源:南投縣政府http://travel.nantou.gov.tw/frame.asp... (繼續閱讀)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 p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