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新視野」台南成果展演 從母語到講「母親」的語言

記者:里報.tw 林家慶 / 臺南市 報導 發佈時間:2020-07-09 17:55:58

  【臺南訊】由台南生活美學館主辦;台灣南方影像學會執行的「紀錄新視野」新住民母語實驗影像台南地區課程,本月11號將在越在百達文教中心舉辦成果發表會。
 
  「紀錄新視野」課程以在台新住民、新二代族群傳承母語文化為宗旨,培育其基礎影像製作能力,並由專業講師引導獨力完成作品。該次課程共分為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四區進行。本月11號由林皓申老師所帶領的團隊,皆以「母親」為拍攝主題,藉由影像思索何謂母語;而又何謂說「母親」的語言。
 
  由林皓申所帶領三名導演分別為泰國、菲律賓及印尼主題進行拍攝。其中,蕭凱慈以其來自泰國的母親在台灣追群宗教信仰為題材,拍攝了居住在南投的母親不畏路途遙遠,從南投舟車勞頓到台南永康的泰式佛寺,追尋心靈安定。作品除了道出泰國新住民在台灣追尋家鄉根源的渴望,同時也是蕭凱慈更進一步了解母親國家文化的契機。2019年蕭凱慈就曾以私紀錄片的形式《牙齒與舌頭》拍攝了母親嫁到台灣二十多年,卻仍然疏離的生命狀態。而今年再以信仰切入母親生命體驗的主題,則接續了母親遠離家鄉後再尋根的歷程。
 
  同樣以母親為拍攝對象的,是菲律賓二代的黃雷敢。從拍攝中,我們看見一樣在台灣家庭中疏離的母親;一個在父權結構下的異鄉人。黃雷敢的作品試圖以重新認識母親的方式,在一次母親節帶著母親旅遊的過程中,假設著可能不曾來到台灣的母親。一來好似以血脈濃烈的抓住此時此刻的母親;二來卻也彌補著,那個不可能回到象徵青春時期菲律賓的媽媽。
 
  而石宛玉則是以台灣人的身分,拍攝印尼新二代的淑媚。在紀錄片的訪談裡,淑媚同樣敘述著與母親的關係。她疑惑的說,從未想過媽媽來自印尼這件事,更不曾想過媽媽的過去。就好像「媽媽」這個形象是一直都在自己的生命中的;是鑲嵌在自己每段生活過的記憶裡,非常自然的好比陽光或空氣般。而淑媚也談到,自己跟媽媽關係並不親近,卻又時常覺得自己越來越重疊進母親的背影中。在拍攝過程中一來一往訪談裡,回到「母語」的話題,淑媚才驚覺自己連媽媽的印尼名字都不知道,有趣的是作為印尼新二代;或一直都自覺自己有著一半印尼血統的淑媚,媽媽有沒有為她留下一個印尼的名字?而這個連結著印尼血緣的稱呼,能夠讓她與母親或那個她不曾瞭解過的文化更加親近嗎?
 
  由林皓申老師帶領的三位導演有一個有趣的共通點:他們都拍攝著自己與母親的關係。而回到這次計畫的主題「母語」的傳承,我們可以發現這裡出現某種有趣的雙關,對這些年輕的新二代而言,「母語」一詞的探索,是我們理解的在學習上對第一語言的敘述;又或者是一種更字面的意義—來自母親的語言。在這些新住民的母親生命裡,都經歷著雙重的「失語」處境,一個是在台灣舊有的父權結構裡的失語;以及在身分上不被允許說出家鄉語言的窘迫。如果說這次「紀錄新視野」計畫裡最大的意義,是我們釐清了另一種「母語」被詮釋的意義,並讓曾經失去「母語」的媽媽們以影像再次開口說出自己的故事。
 
  透過影像放映的機會,新住民及新二代導演用們自身的經驗,為台灣朋友訴說這些既親近又陌生的故事。
 
詳細活動資訊請見台南生活美學館官網:https://www.tncsec.gov.tw/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