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煌攝影聯展 記錄金門的晨昏景緻風情

記者:里報.tw 林家慶 / 金門縣 報導 發佈時間:2020-03-10 10:08:45

  【金門訊】出生於金沙鎮浦邊村的王衛煌,於退休後開始接觸攝影,攝影的內容及題材著重記錄金門的晨昏景緻及閩式人文風情。文化局現正展出他和黃邦培的攝影聯展,歡迎到場細細品味攝影家眼中被放大、聚焦的美麗景物。
 
  王衛煌認為,金門保存有完整的傳統聚落,聚落內除了有豐富的閩南建築、洋樓、古蹟外,還保留了傳統民俗慶典與風水信仰等豐富的常民文化。這些古建築與人文特色,是這塊土地的居民,最引以為傲的文化資產。
 
  王衛煌在本次攝影聯展中的主題,是在地的人們和環境互動下的生活樣貌。軌條砦旁採拾的婦人、抬著神輦的小朋友、迎城隍時的蜈蚣座……。「有些東西不即時記錄下來,以後就沒了」,因此他會記錄民間的宗教慶典、朋友家的上樑,得空時更跑遍全金門。王衛煌指出,金門人鑿井灌溉,很多地方都有取水設備,在他記憶中的孩提時代常見到「加落」和「吊烏」。「吊烏」是在井邊立起一根水泥柱,柱上繫著一根長長的木頭,木頭的一端繫著大石頭,另一端則是垂直入井的竹竿下懸著水桶;取水時只要將竹竿垂下水井,打滿水後稍微往上提一下,靠著石頭的重力就可將水桶提出。至於「加落」是用定滑輪的原理來取水,民家常用輪框作為滑輪使用,井口上架好設備,繩子的兩端各繫上一個水桶,繁重的取水工作變得省力。現在要在田野間看到「吊烏」,只能碰運氣了。
 
  在王衛煌的攝影作品裡,為了一張堪稱滿意的照片,他可以待在同一個地方,對著拍攝對象調整拍攝角度與設定光圈、快門,更多的時候,他是在等待攝影條件最好的時刻。他常常到一個地方之後,就幾乎耗掉半天的時間在那裏拍照,同行踏青的朋友走遠了,他還在原地按快門。「我喜歡用自然光」,因此為了呈現出構思好的畫面,他在清晨時摸黑上太武山,就為了捕捉曙光乍現的那一刻,也因而得見「雲海」奇景。曙光從地平線露出後,周遭瀰漫的霧氣瞬間翻騰,宛如一片雲海,鏡頭中的天空呈現多層次的色調,煞是好看。另一幅歐厝海灘上的戰車,王衛煌是查好潮汐之後,在潮水剛退後的清晨,捕捉水漥中的戰車和破曉天空相映襯的美景。
 
  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光線條件下,拍同樣的景,會有不同的感覺。王衛煌一次次的走訪,希望能將鏡頭下的畫面呈現得更好。在他的作品中,常見強調光和影的相映。在榕園拍枝幹延展的榕樹,等候太陽光穿過樹葉的間隙,將枝影投射在地上;從擎天山莊公園拍陳景蘭洋樓,太陽光將欄杆的影子拉長到階梯上,陽光下的陳景蘭洋樓像是發亮般的耀眼,令他想到了拉薩的布達拉宮,「要是再有個人穿著色彩斑斕的衣服拾級而上就好了」;在烈日下攤在網上曬的一綹綹的麵線,也是頂著近午的陽光,拍出他想要的效果。
 
  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用構圖強調主題。王衛煌將朋友口中不怎好看的千楓園,拍出了不錯的意境和氛圍,畫面中二棵彎曲的樹木形成一自然的畫框,讓畫面中的人物帶出周遭蕭瑟的氛圍。「攝影,是減法的美學,是凸顯出主題的技法」,王衛煌如此形容他的攝影法則,也如此建議想把照片拍好的民眾。
 
  王衛煌舉他用低角度仰拍成功風獅爺為例,強調攝影要表現出主題,因此要設法捨棄畫面中不必要的元素,讓一旁涼亭的屋脊稜線遮去背後的建築,讓畫面變得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