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音樂活化石、頂尖燕京八絕 佛館亮相

記者:里報.tw 林家慶 / 高雄市 報導 發佈時間:2019-04-20 15:50:19

  【人間訊】2019年北京‧東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演,4月18日起在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二樓隆重登場,為期4天的展覽、表演與教學活動中,民眾可以近距離和國寶級工藝大師互動,即使沒到北京,也能親身體驗「燕京八絕」、東城非遺的文化魅力。有「中國音樂活化石」美譽的智化寺「京音樂」,也在活動中演出,原汁原味呈現唐宋宮廷音樂的雍容富麗,讓民眾大飽耳福。
 
  這是「燕京八絕」第二次在佛館展出,景泰藍、玉雕、牙雕、漆雕、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京繡等八大工藝門類,加上東城非遺傳承,在禮敬大廳二樓迴廊展出,24個攤位,作品琳瑯滿目。幾可亂真的葡萄串、精緻小巧的鴿哨、題材創新的微型核桃面人,都讓遊客驚艷,紛紛把握機會,向國寶級大師請益。
 
  開幕式在五觀堂舉行。「高雄民眾不用飛到北京,就可欣賞北京非遺的魅力。」高雄市政府觀光局副局長葉欣雅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想要永續發展,有賴交流傳承;而且文化交流可以帶動觀光,這場展演選在觀光客首選的佛館,勢必吸引更多海內外人士前來觀賞,對宣揚文化非常有利。
 
  主辦單位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理事長陳堂立,用「驚艷」形容這次的展演。他說,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樂於扮演平台角色,引進更多珍貴的中華文化遺產,透過工藝傳承人的現場製作與教學,和在地民眾熱絡交流。他特別推薦智化寺「京音樂」、葡萄常料器、景泰藍和內畫鼻煙壺。
 
  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表示,佛館自落成以來,即秉持星雲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的理念,終年藝文展演活動不斷,已成為兩岸文化珍貴的交流平台。法師強調,北京的非遺37%集中在東城區,這次的展演,不論硬體、軟體或歷史的悠久,都堪稱首見,相信民眾的參與盛況可以超越去年。
 
  唯一國家級的葡萄常料器傳承人常弘說,文化是民族個性、審美與生活的呈現,身為傳承人,有責任和義務把祖先創造的珍貴資產發揚光大,向更多人展現非遺的魅力。多次來台的雕漆技藝傳承人李志剛說,台灣的人情和美食,讓他流連忘返,期待兩岸人民「常走動,愈來愈親」,達成「兩岸一家親」。
 
  「宮毯」攤位上展出一組顏色素雅的「花開映月」壁毯,如絨毛的多層次立體感,吸引許多人的目光。導覽人員指出,宮毯完全由手工編織,傳承自元代的御用掛毯,設計、編織、片剪、整理等工序繁雜而費時,其中片剪是最關鍵的技術,像「花開映月」,就費時10個月。
 
  京派內畫鼻煙壺傳承人高東昇,從10多歲開始接觸內畫鼻煙壺,至今已36年。他說,除了基本的美術能力,作畫前要先打好腹稿,作畫時則全神貫注,才能在晶瑩剔透的壺身繪出栩栩如生的圖案。
 
  慧倫法師和北京市東城區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王寶祥,代表雙方互贈紀念品。張廣志、支雁儒、耿軍等三位書畫家以及智化寺,分別以書畫作品和京音樂工尺譜贈送給佛光山,由慧倫法師代表接受。
 
  現場貴賓雲集,北京市體育局副巡視員盧宏澤、北京市台辦副巡視員馬振生、北京市東城區委常委暨宣傳部部長周家雷、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監事長連文濱、義守大學前校長蕭介夫等均出席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