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香秘境-雲南佛教藝術展 一探南詔大理國佛教文化展
第二屆「七彩雲南.相約台灣」文化交流活動,繼2018年雲南孔雀舞及非遺展演掀起熱潮,將在今年春節再度盛大舉行。「妙香秘境-雲南佛教藝術展」9日在佛陀紀念館開幕展出,這是中華文物交流協會和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簽署合作第七年也是第二階段五年計畫的第二個大展,並將舉辦四場專題講座。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每一年佛陀紀念館都會迎來一次大展,今年展出主題為妙香秘境,擁有妙香國的雲南,這次佛陀紀念館與國家文化交流中心、中華文化交流中心跟雲南省博物館共同經過一年半的策畫,帶來將近125件左右的作品,有觀眾非常期待的阿嵯耶觀音,阿嵯耶觀音全世界不到20尊,大英博物館及法國吉美博物館、美國博物館藏有非常重要,雲南才有的阿嵯耶觀音,這次挑選了最具代表性,保存最好的阿嵯耶觀音來到佛陀紀念館展出,以及南傳佛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三個主題單元,以及雲南大理國唐朝至南宋時期最精彩文物的展出,大理國有16個國王,有11個國王出家,在整個國家及政策下與佛教結合,在26個少數民族中有非常好的融合,展出精彩可期。
雲南省有代表性的佛教文物,如佛像、經卷、法器、唐卡、供器等,此次展覽結合了雲南省博物館等七個博物館及文物管理所收藏之佛教文物展品,期待讓大家了解雲南歷史、雲南佛教藝術、雲南民俗文化等面貌。展示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 觀音初到蒼洱間:以「建國聖源」阿嵯耶觀音為主角,講述佛教對於南詔政權的重要意義。結合史料和傳世文物,解讀了阿嵯耶觀音的身世之謎,認識到中原佛教文化對大理地區影響深遠。
第二部分 大日遍照妙香城:講述南詔繼承者於大理國的佛教文化特徵,以1979 年千尋塔出土代表性佛教文物為切入點,探討佛教在大理國興盛狀況,以及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第三部分 梵音廣布彩雲南:精選雲南漢傳大乘佛教、藏傳金剛乘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代表性文物,展現三大佛教獨特信仰、悠久歷史演變、豐富物質文化。
雲南佛教文化之多彩多樣,一如雲南的地理環境、礦產物豐、歷史文化都是獨特鮮明的。此次,在教派上涵蓋南傳、藏傳、漢傳,佛像風格上有緬甸、柬埔寨、泰國等,展品種類則有木雕、銅鎏、唐卡、圖軸、經卷、鉢、幡等,凸顯雲南佛教文化藝術價值及意義。透過此展覽,也舉辦了四場教育推廣講座活動,而且又和雲南省博物館締結友好博物館。
雲南省不但風光秀麗,更是少數民族分布最廣的省份,佛光山與雲南的淵源甚深,2018年初,由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和雲南省臺辦、雲南省文化廳、雲南省民族宗教委員會、雲南省民族博物館等共同舉辦,第一屆「七彩雲南」在佛陀紀念館展演,大放異彩,不論是少數民族服裝展或是孔雀舞表演,都令臺灣民眾眼睛為之一亮。此次展覽將延續至2019年春節,更為第二屆「七彩雲南.相約台灣」文化交流活動掀起熱絡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