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臺南全面防疫第一季跨局處會議工作會報
【臺南訊】今(30)日召開2016年度臺南全面防疫第一季跨局處會議工作會報,除進行每季定期登革熱防治工作成果報告與檢討外,並由衛生局進行105年臺南市登革熱防治策略規劃、茲卡病毒、新型流感、腸病毒及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防治介紹,環保局與農業局也分別進行登革熱與禽流感的相關工作報告。
今日會議由市長賴清德主持,疾病管制署署長郭旭崧、疾管署南管中心劉碧隆主任及即將接任的張朝卿主任、環保署督察總隊南區督察大隊、臺南市醫師、藥師公會代表、臺南市轄區內中央各機關、大專校院、高中職、國營事業、國軍部隊代表及市府各局處、區公所、衛生所等單位出席與會,討論今年度防疫相關工作。
賴市長致詞表示,今天對臺南市的登革熱防治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今早誓師大會上,已宣誓了今年要完成2大目標:包括降低病例數、降低死亡率,以及成就臺南市成為一個美麗的城市、低碳的城市,下午也立即舉行跨局處會報,感謝署長皆親自來給予指導。
賴市長進一步表示,今年的防治工作,比往年都要來得早,也更加全面,除了37個行政區外,各行各業都已經都整合進來,中央也已經參與了;再加上過去一年登革熱防治工作的基礎,以及新成立的登革熱疫情指揮中心也即將就位,市府傾盡全力,希望今年登革熱的疫情能夠好好控制下來。
郭署長表示,非常感佩臺南市率先全國啟動全面防疫的工作,相信只要衛生的團隊,尤其是在公衛端,能夠將快篩速報做得更好,在疫情之初很快的把它抓出來,今年成績一定比去年好很多,我們不僅要提早結束疫情,同時也要讓病例數及死亡人數大大地下降。
針對今日會議內容,賴市長做出以下提示:
第一、今天探討的六大傳染病中,有五個是關於人體的,包括登革熱、茲卡病毒、流感、腸病毒跟MERS-CoV,另一個是人畜共通的禽流感。其中流感、腸病毒請衛生局、教育局,及相關的局處按照期程落實、務實地推動防治工作。
第二、登革熱和茲卡病毒都是經由病媒蚊所傳染,也就是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目前對於登革熱的防治並沒有疫苗,也沒有其他的方法可行,只能針對病媒蚊做防治工作,所以如果能將病媒蚊的防治工作做好,就可以一併防治登革熱和茲卡病毒。
第三、請區長擬定加強社區登革熱防治的教育宣導活動計畫,若需要環保局、衛生局的協助可提出要求。
第四、加強空地、空屋、工地、小型資源回收場管理,尤其要把空地引導為公益使用,各區區長一定要非常嚴謹、務實地清查並預防,若將空地引導做為停車場、綠地,就不會每年為此傷腦筋,這個城市才有可能越來越美麗。
第五、請衛生局盡速召集臺南市的各大醫院討論,針對今年疫情要如何因應病人的就診,提供給登革熱病人跟一般病人最好的醫療,且不會產生排擠效應的方法。
第六、加強管控出入東南亞的人口。雖然目前還沒有法律的基礎,只能用行政手段,請秘書長協助建立控管機制,將有助於登革熱、茲卡病毒及MERS COV的防治。
會議最後,賴市長也補充2015年入夏以來登革熱死亡個案分析,供各單位做為今年防治工作的參考。截至今年1月25日止,臺南市死亡病例112例,高雄市11例,就年齡而言,臺南市的死亡病例中60歲以上有102例,佔91.1%,高雄市死亡病例60歲以上有93例,佔84.5%,都相當高,而在慢性病史的部分,臺南市有107個,佔95.5%,高雄市是102個,佔92.7%。
而從發病到通報日數來看,臺南市中位數1,平均數1.7;高雄市中位數2,平均數2.4;全國平均中位數是1,平均數是2。由此可以看出,臺南市整體衛生防疫體系應變算是迅速的,但未來還是要持續加強通報效率,發病的通報越快,傳染機會越少。
從致死率來看,臺南市總病例數為22,765,死亡病例是112例,致死率為千分之4.3;高雄市總病例數19,927,死亡病例是110例,致死率是千分之5.5;全國平均則為千分之5.2,表示臺南市的醫療團隊在這次登革熱疫情中的表現沒有比較差。
賴市長強調,這些數據證明臺南市無論在通報日數、致死率都比較低,臺南市的防疫有相當的基礎,但是今年最重要的是讓社區防治工作能夠成功,讓病例數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