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林縣書法學會114年會員聯展7/5-15文化觀光處展覽館2樓展出
- 2025新竹縣義民祭「義民勇士路跑」開跑結合潮牌PaulFrank一同出發
- 池上「放.風.趣」7/5登場風箏展演×童趣市集×親子互動一次體驗
- 雲林縣出現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病例 衛生局籲民眾加強防蚊及按時接種疫苗
- 鈴鐺一響耶誕快追!2025新北市耶誕馬拉松接力賽現正熱烈報名中
- 日台交流協會代表拜會屏縣府 周春米盼深化多元合作 打造南方國際交流樞紐
- 臺東縣農民節大會今熱鬧展開感謝及表彰125位優秀農友盼公私協力創造優質農業生產環境
- 雲林縣政府參與114年招商大會成果豐碩雙案釋出投資商機逾27億元
- 嘉義市污水下水道工程後巷美化再+1北社尾路323巷重現社區歷史記憶
特色介紹
義民爺源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 林爽文之亂,各地天地會會黨響應,攻陷中南部各要隘城堡,並向北攻擊竹塹地區,當時桃園新竹一帶的粵籍居民,紛紛組織民兵,以保護地方安寧,次年清廷派福康安來臺剿亂,並利用民兵助戰,夾攻林爽文,至乾隆五十三年(1788)始平。戰亂期間士紳林先坤、劉朝珍等人,目睹各地死傷慘重,於是撿集遺骸準備運葬中壢,但車至新埔枋寮時,牛車拒不前進,於是將骨骸葬於新埔,並於平亂後(1788年)集資建祠於墓前,並合祀三山國王等神,以慰亡靈。隨後奏請清高宗御題「褒忠」,因而名之為「褒忠祠」。乾隆五十六年(1791),桃園宋屋廣興庄總理宋廷龍,感佩義民軍的壯烈犧牲,而於平鎮創建「義民亭」,供桃園一帶信士參拜,以彰顯義民的忠烈。清咸豐七年(1857),由總理宋寶雲募捐增建前堂及兩廊,並勒碑為記,名「褒忠祠」。民國三十年(1949),中壢平鎮十三庄人士,樂捐重建成為今日所見面寬五間、兩進加兩護龍的大廟,並刻義民爺神像,受信徒祭祀。
交通資訊
中山交流道-->斗南交流道下-->北港鎮-->中山路-->旌義街-->義民廟